又是一年高考考试时。
我复读过,历程过两次高考考试。
01
首次我过了一本,但家完全没经验,填了一个外省211学校,并且报的是只招极少人的专业。结果那个学校那年的分数非常高。而我爸坚持觉得,假如上不了名牌大学,那上大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,我听他的,乖乖的重读一年高中三年级。
当时,在大家那里,复读班是不被体制内认同的,大家只能在原学校对面的一栋小楼里,200人挤在一个平常只装60人的教室里,陷身题海战术,日复1日地做着答卷机器。
我是那年复读班的班长。我对试题的熟知程度,已经超越了对我们的熟知程度。所有人都觉得,我会是这一届毫无疑问的高考考试成功者。但结果却是,成绩还不如第一年。虽然,依旧可以读一本,可离所有人期望的名校相去甚远。
我在家痛哭了三天,不了解该怎么样面对。那些丢书丢试题的疯狂场面,我全无印象,我害怕和任何同学通电话,我不想和其他人谈到考试或者学校。我在命面前丢盔弃甲了。
我妈如何都想不通,为何会是这个结果。她去当地香火最旺的庙里求签测算,庙里的和尚对她说,我考试失败,缘由是由于大家家族里有一个早逝的哥哥,阴魂不散地跟着我。她急急地问我,考试的时候是否头晕,是否感觉非常不舒服。我只好说,是有一点。
高考考试对我唯一并且最大的影响,并非我没考上理想的学校,而是它深深地挫败了我对命的信心,并且这种自卑感,经久不退。
但多年后,我的朋友都非常惊讶的说,在你身上完全看不到挫败感的痕迹,也看不到太多不善言辞、不自信的印迹。你到底是如何从中脱离出来的?
我坦诚说:恰恰由于我是一个高考考试失败者。
02
我相信每一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两面——有听话的一面,也有不听话的另一面。有负责的一面,也有放纵的一面。有妥协的一面,也有自我的一面。
这场失败,反倒让我彻底舍弃走学霸路线,舍弃了做一个乖孩子,敢于不走一般路。
第一,大学的课程,除去我真的喜欢的,其它我都只求及格就好。剩下的时间,我在图书馆,在校外租书的小店,去借各种书看,历史的经济的哲学的心理学的,还有各种老师父母不允许看的闲书。(羡慕目前的学生,可以在网上买到各种类的书,而且还有不少优惠!)
然后,我遇见了一个超级爱美的室友,大家两个逛遍武汉的各大商场,穷学生,买不起不少,但大家也敢于去试,她的名言是:试又不要钱,要想提升品位,就得多逛!在她的带领下,我还减掉了两年宵夜积累出的十几斤肥肉。
但更要紧的是,我敢于做一个不乖的孩子了!既然反正不再是爸爸妈妈心中的优等生,那我就根据我们的想法去选择去生活。
背着爸爸妈妈,和同学去旅游。
拒绝了爸爸妈妈考公务员的建议。
在博客上,扔掉应试作文强调,重新学习怎么样写源于己风格的文字。
拒绝任何体制内的工作,拒绝去传统媒体,跑到深圳成为苦逼的朝九晚五的工薪族。
倘若当年我高考考试成功,我上了名牌大学,我自诩自己是天子骄子,爸爸妈妈依旧认定他们的教育路线多么正确,那样,我就可能和目前的不少乖乖女一样,做着一份安稳的工作,不敢突破自己,不敢不听话,不敢和大部分人活的不同。
这就是命的安排吧。
上天给你关上了一扇窗,却给你打开了另一扇窗。古人说的,祸兮福所倚。
有一个好朋友曾跟我说,她生活唯一的遗憾是没读过大学,所以每次遇见那些博士、教授,那些高学历的人,心中都非常自卑,不敢多说话,尽管她是不少人心中都女神。
我对她说:当你在羡慕他们学识丰富的时候,他们其实更羡慕你的灵动风趣呢!学问这回事,不是只有在大学里才能得到的。更要紧的是,20多大岁数,当你脱离学校之后,你是如何度过你的生活的。
在我眼里,不少大学生,进了校门之后,几乎极少摸书。毕业之后,更是甚少。像我如此文学院毕业出来的,目前还能写出东西的人,很之少。
这世上根据轨迹生活的人太多了,他们按部就班的上学、毕业、工作、结婚、生子,一直到身心俱疲无力挣脱的时候,才开始考虑:到底错在了哪儿,是从什么时间开始错的呢?
只有早早脱离过轨道的人,才有幸更早去考虑:我是哪个?我应该如何生活?我期望将来的生活,是什么样子?
对我来讲,后来的生活,所有轨迹,都没根据我爸爸妈妈想的那样去进步,可大概也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进步。
03
非常奇怪的是,自我将来,大家家族的女生,好像都没考试运。堂妹高考考试600多分,也是第一志愿那年的录取分数太高,由于我的前车之鉴,她报了一所二本,后来自己努力考到美国读研究生。
后来另一个妹妹也是如此,过了一本线,读了二本。当时她问我,我对她说:选一个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就好,读什么大学,的确会干扰你将来几年的就业,但并不会真的决定你一辈子。
我想,我并非一个足够好的榜样。但至少证明,真考砸了,更不是什么坏事。我依旧觉得,假如大概,尽可能去读更好的大学,由于那里会有更好的环境,更好的老师。名校并不是肯定出人才,只不过概率更高,由于读名校的人本身就已是小概率。普通学校照样有出色的人,只不过概率更小。
假若高考考试失败,那也并不是一个人真的不幸,更不代表你是那个不值得被上天溺爱的人。你依旧可以通过努力,成为那个小概率中的某一位。
不少朋友说,迄今,重压大的时候,还是会做关于考试的梦,那种记忆太刻骨铭心了。
可作为一个高考考试失败者,我真的极少会梦见考试。在我的记忆里,关于青春,更多的是骑着自行车披星戴月的充实,还有对老师对常识无尽的感激,早已没那些孤独、压抑、悲痛的记忆。
由于失败,让做了十几年乖乖女的我,真实发现我们的内心就是一个倔强、骄傲、理性,有点不听话,有点仗义,可以吃苦,不服输的女汉子,我并不想活的像大部分人那样。
十几年后,我翻开那本毕业纪念册,那些陌生的名字里是这么写我的:非常惊讶你作为文科生,数学成绩那样好,你真的非常厉害。
那些熟知的名字是这么写我的:其实你可以和大伙更亲近一点,不要假装非常高傲的样子,叫人不敢接近。
我翻开它,我了解,其实我一直都没变过。
最后真的拯救自己、释放我们的,仍然是我一个人。
虽然我还是那样会感觉孤独,会讨厌我们的软弱,但我花了十几年的时间,跋山涉水,探索、碰壁,终于敢活的更像我一个人。
由于心里总会有一句话:反正都那样失败过,还怕什么失败呢?这句话听起来悲观,但却令我一直活得非常勇敢。
我感觉,我应该为我一个人骄傲。你们说呢?
作者十2、百万畅销书作家。代表作:《不畏以后不念过去》《最好的年龄才刚最初》
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,关注阳光家教网